当前位置: 首页  校友动态
青未了/杨鲁宁:我和学生陈延刚
作者:校友办
发布时间:2025-03-14
阅读次数:10

六月初的兰州,一夜小雨,清晨起来感觉些许凉意,但却神清气爽。

2023年6月,在兰州经济开发区化工园区的一间办公室里,我与学生陈延刚相对而坐。毕业24年,人到中年的延刚,脸庞消瘦了不少,但两眼依然炯炯有神。

这是在甘肃滨农科技有限公司的厂区。甘肃滨农科技公司是地处山东滨州的滨农科技集团为了支持西部大开发,在兰州经济开发区新建成的分公司。2022年夏,由于这家企业发生突然变故,陈延刚临危受命,由滨农科技集团副总任上派驻这里,担任公司总经理。

远离家乡,延刚只身一人前来赴任。调整中层岗位,整顿生产秩序,狠抓产品质量,协调地方关系,初来那几个月,陈延刚忙得不亦乐乎。那段时间,延刚常常吃住在厂里。办公室里支上行军床,累了倒头就睡。顾不上吃饭,就以方便面果腹。几个月后,企业生产恢复正常,并很快达到建厂以来最好水平。一年多后,公司成为兰州经济开发区的明星企业。

戴上安全帽,我随延刚进入生产厂区。厂区道路两侧,管线密布,塔罐林立。车间里,化工仪器仪表整齐分布,几乎看不到人。在中控室,可以监督和调度各个车间的生产情况。延刚告诉我,目前厂里人员最多的是研发实验人员和物流销售人员。目前,公司还在不断开发新产品,并及时推向市场。在科研楼,我们见到了一位宁夏大学研究生毕业,曾在滨农集团总部工作两年的马雯姑娘。说起陈总,她赞誉有加。对在山东滨农集团工作的两年,她深深怀恋,“要不是父母催促回家乡,我真想一直在那里干下去。”

延刚是山东工程学院化工系1999届毕业生。在校时是主要学生干部。他性格直爽,热心为同学服务,和其他学生干部一起,组织了许多富有创意的学生活动,共同营造出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氛围。延刚他们班入校时,由于宿舍紧张,很长一段时间住在东校北门里原道庄小学的一排平房。直到毕业前最后一年才住上宿舍楼。那两年,我常去宿舍同他们见面聊天。这个班有个特点,男生普遍个子高,尤其韩文博、陈延刚、户现星、程俊宝等几个学生干部,清一色一米八以上的大个子,看着喜人。那几年,我常常带着系里几位年轻教师和他们打篮球,彼此不分你我。

延刚总是和我说起在校时的一段趣事。当时的山东工程学院校舍面积不大,教室紧张。在他们几位班干部的强烈要求下,大二之后,我给他们班争取了一间固定教室用于上自习。这天晚上,陈延刚晚饭后照例来到教室,却发现一位素不相识的女生占了他的位置。延刚说明缘由,请她让开。女生却振振有词,毫不相让。于是两人吵起来。不打不相识。延刚和这位经管学院的女生竟因此相爱并成就姻缘。“杨老师,说起来你还是我们的大媒人呢!”言及此,我们不由一阵开怀大笑。

毕业后,延刚来到当时的滨州农药厂,跟随刚到滨州创业不久的黄总。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勤勉的工作态度,他从车间班长干起,两年后就担任车间主任。此后,他历经生产部主任、总经理助理、分厂厂长、沾化国昌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开始独当一面。

滨农科技公司紧邻滨州黄河大桥的老厂区,2006年我和化工学院几位老师曾去过。这时的延刚已经是总经理助理。半个上午,接待老师的同时,他不时进出办公室,处理着一应繁杂事务,看得出他的干练和果断。就是这一次,他将自己负责,招聘几十名具有化工中专学历操作工人的委托培养任务交给母校。两年后,这批年轻人回到厂里,成为生产骨干,有的还当上了班组长和车间主任。

离开兰州的最后一天,陈延刚抽出时间陪我去80公里外的兰州市区。在驱车浏览了市区主要街道后,我们来到纵贯兰州城区的黄河岸边,登上一艘游船。当游船从百多年历史的中山铁桥下穿过,一种说不出的情感涌上心头。十多年前在这座见证兰州历史的铁桥上漫步,而今却从母亲河面掠过。

游船上,我和延刚倾心交谈。我问延刚在兰州感觉如何?他也实在:“说实话,谁不愿意安安稳稳地守着家,更何况是在这样一个偏远的欠发达地区。可这是工作,这里需要我,我只能继续干下去。”他感觉最对不起的是女儿。来这里时,女儿就要上高三,正是最需要关心和照顾的时候,自己却来到几千里之外。因此这一年来只能通过电话和视频对女儿适时鼓励。令人欣慰的是,几个月后,延刚向我报告,女儿如愿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真是可喜可贺!

又是两年过去了,延刚依然在兰州坚守。昨日的电话里,延刚十分高兴和自豪,2024年公司经营又上了一个台阶。我问他还要在兰州待多久,他没有明确回答。我知道,延刚是一个执着的干事创业的人,为了企业的发展,他会义无反顾。


母校昔颜
校友总会公众号
“山东理工大学一家人”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