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校友风采
​对话王兴南 | 三尺讲台犁万亩,五丈厚德收万陇
作者:校友办
发布时间:2019-06-19
阅读次数:363

对话王兴南 | 三尺讲台犁万亩,五丈厚德收万陇


   王兴南


1963年7月    吉林工业大学农机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

1963年7月至1971年3月    山东工学院农机教研室教师;

1971年3月    调至山东农业机械化学院;

1981年3月至6月    为七八级农机化专业讲授《农业机械学》课程,并带学生到黄河农场参加麦收实习;

1987年至1998年    先后担任学院《山东农业机械化学院学报》主编、职教处副处长、职教系主任、教务处副处长等行政职务;

1997年至2007年    任山东省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1998年9月至2012年10月    被聘为山东工程学院、山东理工大学,青岛恒星学院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等院校任教学督导员。



谈到“最想感谢的老师”时,许多校友不约而同地说出了同一个名字——王兴南。看似巧合的现象吸引了小友的兴趣:王老师究竟是怎样一个“神通广大”的人,竟能获得如此一致的好评?这位授课幽默风趣、说理深入浅出的老师,又有着怎样的教书育人的情怀?



在与王兴南老师的交谈中,小友提到了校史馆纪录片。对此,王老师表示,从校友角度来讲,他对校史馆中学校历史沿革方面更感兴趣。他认为介绍校史馆首先要把历史要说清楚,学校有困难,有发展,介绍应有详有略。王老师表示1998年退休以后,由于对校史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通过收集一些资料图片,写了几篇回忆录,对于我们了解曾经的山东理工大学有重要的意义。




之前小友了解到王兴南老师刚参加了一场1972级的校友聚会。当小友问到关于当教师的经历和经验时,王老师说那个时候学生少,师生之间的相处也很融洽,他把自己的学生都当做自己的朋友。他认为老师的本职是要把课上好,要知道课堂的前言怎么讲,重点怎么讲,难点怎么讲,讲了要能够应用;把知识化繁为简,关注学生上课时的状态,用事例来吸引学生注意力,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当说到山东农业机械化学院的时光时,王兴南老师回忆起印象最深的一件事令人动容,他说,当时恢复高考不久,许多学生家里无力支撑他们读书,使他们有了辍学的想法,他合堂给这些学生上了一节课,告诉他们什么是农业机械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他们面对困难时应该怎样做。直至今日四十年后的同学聚会上,依旧有校友提起这堂课,并清楚记得当时王兴南老师的每一句话,相信这节课对于这些校友来说一定受益匪浅。



小友还向王老师询问了大学生比较关注的关于教师职业的问题,对此,王老师表达了他的看法:“任何职业都要适合不同人的情况,有的人适合当老师。有的人好像不太适合当老师,这就像这个人不适合当运动员,非要去当运动员一样,所以说这部分是属于天生的能力。”



  

毕业季正当下,大四学长学姐们也将踏入社会,王老师给大四毕业生们提出了一些建议:“找工作要根据自己具体情况,因为现在的好处是可以自由选择了,不是从前国家分配没有选择的余地。要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地方,找一个适合你干的。不论这个工作是一开始挣钱多少,累不累,这都是次要的,感兴趣才是最重要的。第二个工作可能与专业不对口,但是你在过去学到的一些理论方法,解决问题的手段在工作时可以用到的要灵活应用。”



王兴南老师是一个亲切的人,幽默风趣,亦师亦友。“三尺讲台犁万亩,五丈厚德收万陇”是他真实的写照,愿山东理工大学在王兴南老师这样兢兢业业的教师润泽下,桃李满天下,一路砥砺前行,办出特色,办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