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我们,想成为一名奋笔疾书的作家,或者一名运筹帷幄的企业家,又或是一名造福社会的科学家。曾经的我们有太多的梦想,只是时过境迁,现在的我们是否还在坚持最初的梦想?
在山理工,有这样一个被称为“青春聚合物”的集体。它是36名追梦者的起点之家,承载着36个人的梦想,如今它羽翼丰满,茁壮成长。这个集体就是不久前荣获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的化教1401班团支部。这是一个充满新生之力、活力四射的集体。
厉害了,我的“文学社”!
作为理工院校的师范专业,化教1401班团支部就像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而其中也涌现出了不少“才子”和“才女”。根据同学们喜爱文学与写作这一特点,团支部成立了“化教文学社”,并定期推出独具特色的班刊。截至目前,由班级文学社制作的“化教报”已成功推出11期,共计2000余份,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化教报”也成为同学们展现自我的舞台和团支部宣传工作的主阵地。
如今的文学社可厉害了,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写作能力,更提高了同学们的文化素养。文学社因梦想而成立,“小分子”们又因文学社而发光发亮。他们在班刊上展现出色的才华,更在文学社的锻炼下走向更高的平台。班刊主编带领众编辑在校报、中国青年网、中国大学生在线等媒体上发表多篇文章,美编担任了化学工程学院信息简报的责任编辑,副社长在网上书城有了自己的连载小说……“小分子”们在文学社中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历练与成长。
闪耀吧,我的“科创组”!
都说师范专业科创难,“科创组”为你铺就成功路。团支部组织成立了“科创组”,围绕化学的专业特点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鼓励同学们走进实验室参加“第二课堂”、参加各类学术竞赛、主动申请科技创新立项等。“科创组”竭尽全力帮助“小分子”们解决在比赛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他们到实验室向老师请教,向优秀学长学姐取经。他们举办各类竞赛的“小预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小分子”们积极投入到老师的科研项目中,凭借兴趣与努力,获得了多项成绩和荣誉。其中,获得国家级项目3项、校级项目6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发表SCI核心期刊论文1篇,获得省级以上奖励19项,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山东省化学实验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科技竞赛、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齐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比赛中都取得了优异成绩。
奔跑吧,我的“聚合物”!
在上级党组织和团组织的领导、帮助和“催化”下,经过两年的成长,如今的化教1401班团支部更加富有活力,团日活动更加丰富多彩。雷锋月中,同学们满怀爱心走进敬老院,用实际行动书写别样青春;辩论场上,同学们唇枪舌剑你言我语,用清晰的头脑明辨真理;党代会时,同学们心怀敬意走向校园,为党代会的召开献上真挚祝福……在一次次富有特色的团日活动中,同学们收获了感动、成长与进步,更让团支部成员凝心聚力成为一家人,团结一致向前看。
团支部积极引导同学们参与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多名同学获得“优秀志愿者”称号。在2016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中,由班级成员带队的“向日葵志愿服务”项目被评为山东省“三下乡·千村行动”重点项目,团队获得“省级优秀服务团队”“校级精品团队”“感动校园人物”等多项荣誉。拼搏吧,我的“学霸们”!化教1401班团支部具有扎实严谨、刻苦奋进的优良学风,曾多次被评为优良学风模范班级。进教室最早最齐的是化教1401班,宿舍早出晚归最多的是化教1401班,每学期的成绩单上排名最靠前的也是化教1401班……在这个集体中,大家都有一种默契———将学习作为共同的爱好。班内成员讨论最多的是学习,大家关心最多的是考研与就业。因此,为了更好地服务同学们,帮助每位同学在学业上取得佳绩,支部建立了学习小组和计算机小组,定期举办各种活动,小组成员覆盖了支部内的每位“小分子”。在这个集体中,同学们互帮互助、齐头并进,班内成员的学习挂科率连续两学期低于3%,累计25人次获得各类奖学金。正如班内成员所说,“在我们班,你不想办法加倍努力向前赶,就会被狠狠地甩在后面,所以一刻也不能松懈。”
正是这份日常的不懈努力,让化教1401班团支部收获了诸多荣誉,这些荣誉除去证书奖状外,更可贵的是培养了每一位同学的学习进取意识。班集体、团支部连续两学年被评为“先进班集体”和“优秀团支部”,获学校“特色团支部”立项,获学校“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并最终获得团中央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荣誉称号。
凝聚青春力量,不负精彩年华。化教1401班团支部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团支部,他们以“青春聚合物”为名,活力小分子,凝聚大能量。在这样的班集体中,每一个梦想都会迸发出绚丽多彩的火花!
原文来源:山东理工大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