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校友风采
执著的脚步 无尽的情怀——记枣庄技师学院党委书记牛佳棠
作者:校友办
发布时间:2016-10-03
阅读次数:979


牛佳棠,男,1957年生,山东枣庄人,高级经济师。1984年毕业于山东理工大学(原山东农业机械化学院)农业机械管理专业,后获武汉理工大学工学博士学位。现任枣庄技师学院党委书记。历任枣庄市原齐村区团委副书记;枣庄市山亭区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山亭区乡镇企业局局长、党组书记,山亭区政府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枣庄市台儿庄区政府副区长,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副书记、常务副区长,区委副书记、常务副区长;枣庄市政府副秘书长兼枣庄城市信用社理事长、党组书记;枣庄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党委书记。曾多次被省人事厅、省交通厅、枣庄市委、市政府荣记二等功;2004年被枣庄市政府授予劳动模范。他领衔开展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枣庄模式”研究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有人说,他有着强烈的事业心,脚踏实地、雷厉风行,是个“拼命三郎”;

有人说,他有着深邃的目光,丰厚的知识,思辨的理念,是个儒雅学者;

有人说,他有着过人的胆识与气魄,敢为人先、勇挑重担,是个“改革家”。

他,就是枣庄技师学院党委书记牛佳棠。他究竞是个怎样的人,又走过了怎样的路?

脚踏实地,风风火火,初显英雄本色

19768月,刚刚高中毕业的牛佳棠走上了工作岗位。青年人都有一颗火热的心,对事业有着远大的理想和美好的追求。他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无论干哪一行,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处处散发着一个有志青年的青春活力。19821月,组织安排他担任共青团原齐村区委副书记,他没有辜负上级领导的期望,积极带领团员青年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此时的他,已经显示出较强的组织能力和领导才干,得到了组织的信任与重视。198210月至19847月,组织安排他到山东农业机械化学院学习。两年的学习生活不仅丰富了他的学识,更培养了他勤奋好学、善于思考的品格。毕业后,学以致用,组织上任命他担任了山亭区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

19855月,年仅28岁的牛佳棠从山亭区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提任山亭区乡镇企业局局长、党组书记。当时的山亭区是个新划的国家重点贫困山区,基础差、底子薄,正是百业待兴之时,山亭区委、区政府将乡镇企业确定为经济支柱之一,对乡镇企业局的工作尤为重视和关注。他从调查研究人手,决心把全区乡镇企业的情况吃透,掌握第一手资料,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全力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为把调研工作搞得扎扎实实、富有成效,他做了精心准备,翻阅了大量资料,拟写了详细的提纲,确定了看、问、查、听、议等五种调研方法。每到一处,从产品的产量到质量,设备工艺到市场销售,经济效益到发展前景,他都逐一调查得清清楚楚。短短两个月时间,他骑着自行车跑遍了山亭区14处乡镇,123家乡镇办企业,写出了近10万字的调查报告,为区委、区政府提供了发展乡镇企业的决策依据,为基层企业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他撰写的《贫困山区乡镇企业的出路何在》一文被收入《中国乡镇企业年鉴》,《大众日报》对他的事迹进行了报道。出色的表现,让这位年轻局长身上散发出了光彩。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在工作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绩,职务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1990山亭区政府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1993年到台儿庄区工作,先后任区长助理、副区长,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区委副书记、常务副区长;20013月任枣庄市政府副秘书长……

突破创新,敢为人先,开启事业新征程

由于风险意识不够,曾为枣庄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的枣庄地方金融机构―城市信用社系统,于2001年前后发生挤兑和信用危机。为了社会稳定,枣庄市委、市政府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决定重新组建枣庄市城市信用社。牛佳棠临危受命,负责重组,并于200161日兼任重组后的枣庄市城市信用社(枣庄银行前身)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法定代表人。面对业务规模小、企业信誉低、不良贷款占比高等重重困难,他迎难而上,通过实施精准的市场定位、科学的用人机制、先进的考核机制、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逐步实现了城市信用社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的转变,促进了业务工作、管理工作、服务质量、队伍建设、内控制度和外部形象的全面提升。2001年,他在全市企业中率先实行“积分下岗制”管理办法,有效地解决了员工“大错误不犯,小错误不断”的顽疾,建起了约束、监督、奖惩的机制。仅用半年时间,就使一个“山重水复疑无路”的企业,走出困境,起死回生,有效化解了枣庄的地方金融风险,维护了社会稳定;2002年,他为枣庄市城市信用社确立了“诚实守信、实现双赢”的经营理念,不仅实现了自身发展的飞跃,而且成为枣庄市“用得着、靠得住、信得过”的金融机构;2003年,他创新目标考核办法,在全社建立了全方位、无缝覆盖的目标管理考核体系,被市目标管理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予以推广。

三年磨一剑。枣庄市城市信用社在牛佳棠的带领下,一路高歌,实现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到20045月底他离任时,全社各项存款余额达154917万元,较重组时增加96629万元,增长165.76%;各项贷款余额112006万元,较重组时增加73191万元,增长188.56%。重组以来累计发放贷款536054万元,累计办理票据贴现302144万元,优良率均为100%,不良贷款占比由重组时的29.8%降至10.72%,资产总额达到167705万元,连续三年保持盈利势头并呈不断上升趋势,成为当时枣庄金融同业中唯一连续三年盈利的金融机构。

顺势而为,厚积薄发,勇攀事业高峰

200410月,牛佳棠调任枣庄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党委书记。在交通工作期间,牛佳棠带领全系统的同志,以敢吃天下苦、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顺势而为、厚积薄发,勇攀事业高峰。

一是全力推进“四条路”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枣庄市委、市政府和分管负责同志的正确领导下,全力推进1988年动议的枣临铁路、2001年开始的枣临高速公路。经过他的积极努力,两项工程均于2008年获得国家审批,2009年先后动工。枣临铁路投资35亿元,枣临高速公路投资40亿元,几乎全部都是他争取和协调来的。枣临铁路、枣临高速公路均于2011年建成通车,彻底改善了枣庄东西向的交通条件,打通了枣庄的快速入海通道。通过实施运河航运扩容工程,京杭运河枣庄段由三级通航标准提升为二级;设想多年、直接与微山湖相通的枣庄港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着手筹建,总长5公里的航道仅有313米在枣庄,其余均在济宁市微山县,可谓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经过多方协调和积极努力,2010年建成运营,使枣庄公、铁、水联运枢纽港口成为可能。京沪高速铁路开通前,牛佳棠通过积极争取,4对动车组特别是进京动车组在枣庄经停;京沪高速铁路枣庄段建设实现全线最优,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从枣庄出发,大大提高了枣庄的知名度;他主动争取、抢抓机遇,成功将京沪高铁枣庄西站更名为枣庄站。

二是加快发展公共交通,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按照大部制机构改革的方案,20104月,枣庄市城市公交总公司划归市交通运输局管理。当年5月牛佳棠接手在建的BRTI号线工程。他全力以赴抢工期、赶进度,两个多月实现了完善和提升的目标,枣庄至薛城首条BRT线路(Bl线)于当年82日开通运营,受到社会好评;2011年,他又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枣庄至台儿庄BRT(BZ线)建设,在枣庄客运中心实现与首条BRT的零换乘,使台儿庄古城与京沪高铁枣庄站实现了无缝衔接。为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群众的出行需求,他编制了公交专项规划,为后期枣庄新城至山亭、枣庄新城至峰城、枣庄新城至滕州的BRT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枣庄市已建无缝衔接。为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群众的出行需求,他编制了公交专项规划,为后期枣庄新城至山亭、枣庄新城至峄城、枣庄新城至滕州的BRT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枣庄市已建成BRT主线5条,实现了市辖五区全覆盖,通车里程全国第一。枣庄全市基本形成中心城区至其他区(市)之间以BRT为骨干,以常规公交为主体,以出租车为补充,以农村公交为延f中,轨道交通适度发展的城乡公交一体化服务网络,“区市同城”的格局加速形成,有效拉动了枣庄文化旅游业发展,惠及广大市民群众。

三是深化农村交通建设,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截至2011年底,枣庄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6121公里,行政村通达率达到100%,自然村通畅率达到82%。牛佳棠在职期间,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实现了“政府主导,资金、人员、责任、考核、奖惩”五个落实,被誉为“枣庄模式”。同步开展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评价体系研究与应用”,荣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成为“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创立10年来首次获一等奖的基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同时,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成为枣庄市当年唯一获此成果的单位。在201010月召开的第二届世界农村公路大会上,牛佳棠就《中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枣庄模式’,》作了专题报告;2011年全国“两会”期间,《农民日报》整版解读农村公路养护管“枣庄模式”;2011331日,《人民日报内参》第539期专门刊登了《多名全国人大代表建议推广“枣庄模式”破解农村公路管养难锄的文章,引起了时任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和副部长冯正霖的高度重视,并先后作出重要批示;牛佳棠编著的《中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枣庄模式》书稿,李盛霖部长亲白作序,盛赞“枣庄模式”具有较高推广价值,被列为“卜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项日。目前,全国已有40多个省内外单位来考察学习,“枣庄模式”已成为各地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有效途径。

在牛佳棠带领下,枣庄交通取得了突出业绩,先后被国家交通运输部授予“全国交通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全国交通运输系统‘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单位”“全国农村公路质量年活动先进集体”20082009年度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单位”等称号。自全省交通运输行业实行综合考核3年来,枣庄市交通运输局三年三次受奖,两次荣获全省第一名。枣庄交通已成为全行业的典型和标杆,成为枣庄的品牌。牛佳棠个人也连年受枣庄市委、市政府嘉奖,多次被荣记二等功;在枣庄第二届年度新闻人物评选中,他以综合人气排行第一的成绩,当选为2010年枣庄第二届年度新闻人物;同年,又被山东省总工会授予“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交通运输部授予“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工作者”的称号。

历久弥坚,直面挑战,再创新的辉煌

20123月,牛佳棠调任枣庄技师学院党委书记,走上了副厅级领导岗位。面对学院生源逐年下降、教职工信心不足的现实,牛佳棠再燃创新改革、奋一斗攻坚的热情。他亲自带领学院一班人和教职工,到枣庄各初高中学校,到临近的济宁嘉祥、微山,登门召开招生宣讲会,实行上门招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院的生源数量、质量有了大幅度提升,为学院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牛佳棠也开创了厅级干部亲自赴一线招生的先河。

为解决农业专业科技人才康乏、农业发展步伐受到严重制约的问题,以促进学院农业专业发展,他创造性地启动了惠学助农项目,联合组织、人社、财政、农业、教育等部门,用委托培养的办法将争取到的专项资金直接补助到学习农业专业的学生身上,学生在校期间不但学费全免,而且每月发给足够的生活费,并为学生提前选定服务单位,解决学生学习农业技术的后顾之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和学生家长学习农业专业的积极性。学生学习期满,回原委培单位服务,真正做到社来社去”“村来村去,既不离乡也不离土。同时,牛佳棠还积极组织部门为学生建立专门档案,作为农村实用人才跟踪培养、在校期间优先发展的党员作为农村基层后备干部培养。对于农业科技带头户、示范户、规模化种植养殖户的创业创新型人才,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与枣庄银行联合提供为期两年的5-10万元无息贷款。惠学助农项目的出台,使解决基层涉农人才配置、基层涉农实用型人才培养等问题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打通了培养农村科技人才的最后一公里,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巨大反响,50多家中央和省市媒体进行追踪报道。

2012年底,根据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牛佳棠又把工作重心转到了枣庄市大(中专)学生创业园的创设上来,在不占用学院既有用地,不使用学院资金的前提下,他多方争跑、协调贷款融资,在较短时间内新征用土地近300亩,建成了投资超亿元的枣庄市大(中专)学生创业园,有效发挥了学院在创业指导、培训和引领大学生创业方面的优势,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孵化基地和有效载体。为了让创业园更好地发挥功能,他引人了山东中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山东艺嘉机动车驾驶实训基地有限公司、枣庄市艺嘉培训学校、鲁南人才市场新城分市场暨高新区人才市场等项日,既为在校大学生学习驾驶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提供了便利条件,又为学生、企业搭建了就业与用工的双向平台,既解决了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也解决了企业的用工难问题。

根据学院发展需要,依托大学生创业园,牛佳棠带领有关人员主动积极作为,于20巧年124日成功引进了枣庄创业大学总部―一所集创业教育、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和创业孵化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社会公益大学,年可培训各类学员5000人。创业大学培训对象分为创业意向者、初创型企业者、成长型企业者。创业意向者主要是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有创业意向的在校大学生以及退伍转业军人、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五大群体。通过创业大学这个载体,每年能够帮助1000人实现创业、4000人实现高质量的就业,成为枣庄市的“小老板的加工车间”和全市精准就业创业服务的示范基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回望奋斗历程,面对辉煌成绩,牛佳棠并没有停下奋斗的脚步,而是以“只争朝夕勤拼搏”的紧迫感,踏实走好自己的人生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