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北京,褪去了寒冷,争相闹春的花骨朵儿早已悄悄爬满枝头~~
忙碌了一周的我们,也终于迎来了酝酿一月之久的踏春鹫峰行!说是踏春,其实还为时尚早,青黄不接的三月里,漫山遍野的依旧是枯藤老树和昏鸦~~然而,即使只有少许冒出枝头的绿意,也足以让我们走出室外,扛起“山理北京校友户外先锋队”的大旗,踏上这趟凝聚着浓浓情意的征程!
3月16日的早晨,当喧嚣的北京还未从周末的慵懒中恢复过来时,鹫峰行的北京校友们,已经纷纷赶往集合地点。规定的集合时间为上午9点,可是8点不到时,就已经有校友在集合地点等候。过了9点,除了未能如约赶来的个别人外,我们一行11人,换乘公交车出发前往目的地。
上了公交车才发现,司机居然是位女士,于是,大家开始发挥各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好口才,将生平所见有关女公交司机的种种见闻故事,添油加醋,一一道来……彪悍是大家一致得到的结论。万事向来都是,说好的不灵,说坏的灵,正当我们还在斗智斗勇的聊天调侃时,一道刺耳的刹车声之后,行驶中的公交车被迫停在了马路边上,才知道,原来我们坐的车与一辆试图并线的小轿车来了个亲密接触。于是,大家开始纷纷追究到底谁说女司机彪悍的~更戏侃他这张嘴“开过光的……”哈哈……
不得已,只能换车而行,直接的后果就是得步行5里到山脚。这下,可真是难为了几位02级的师兄,山脚未到,已经筹谋着沿街买点新鲜蔬菜去吃涮羊肉了。优哉游哉的散步中,我们也将一路的欢声笑语留给了城郊的乡间街头,全然不顾山腰还有等候已久的两位校友……哈哈……
催命似的电话,也未能阻挡我们大餐一顿的心情,正式登山前,我们一行11人,先来了一次大会餐,各自掏出备好的干粮,猪蹄、鸡腿、凤爪,面包、饭团,黄瓜、西红柿……肉食、面食、蔬菜,果真是一应俱全!
且爬且歇,相互调侃中,也不忘相互加油鼓劲。“山理北京校友户外先锋队”的旗帜,赫然吸引不少登山客的注意。“这学校是在淄博吧?”,驻足留影间,我们甚至还遇到了一位有识之士,一语道出母校的渊源。
山腰,终于与等后许久的两位校友汇合,短暂寒暄和休整。至此,山理北京校友2013年第一次户外活动的所有参加者都已集合完毕,共计13人。浩浩荡荡的队伍,再次出发。胸腔充溢着欢乐和激动,化成一道道的笑声,回荡在鹫峰的上空。1个小时的攀爬,全员顺利登顶。出乎预料的是,几位普遍不被看好的年老级别的校友,居然都是一马当先,率先登顶,这不得不让我们这些师妹师弟汗颜啊。
俯瞰,高楼大厦、村庄街道、车辆行人、麦田山庄,净收眼底,让人无端升起指点江山的豪情壮志,更有甚者诗性大发,当即吟诗一首——“一览众山小”……哈哈……“鹫峰”之下,我们扯旗留念,2013年3月16日,“山理北京校友先锋队”的队旗,在海拔1000米的鹫峰当空迎风招展!
原路下山的提议未能获得大多数人同意,于是我们决定向着另一个山头进发。此间,群里以活泼开朗、伶牙俐齿著称的三位06级女校友,以棍为剑,与各师兄“比剑论法”,一展侠女风范,将和乐融融的氛围一直维持到晚餐席间。觥筹交错间,几位师兄们的谆谆教诲,让我们这些初出社会的雏儿都受益匪浅。迷茫、困惑,甚至是孤立无援的郁闷之气,也似乎在顷刻间烟消云散。吃着师兄的饭,喝着师兄的酒,那一刻,我们真真实实地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山理北京校友群,从起建时的几个人,到几十人,再到现如今的500多人,上到76级、85级,99级下到08级、09级,在北京这个偌大的都市里,互不相识的我们,因为生命里的“山东理工大学”这六个字,开始相识,相聚,开始相亲相爱。看见彼此,我们就仿佛看见了自己那四年的青葱岁月,仿佛看见了母校里自己走过的点点足迹……
厚德博学,笃行之善。当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不再是王长明,不是王林,不是李飞,不是李汝祥,不是王明臣,不是何迎竹,不是史杰,不是任冬利,不是牛四才,不是刘超然,不是冯晓伟,不是侯勇,也不是高清华,我们都只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山东理工人”!!
任冬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