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校友风采
修业贵在精深 ——记浙江理工大学教授陈本永
作者:校友办
发布时间:2016-12-05
阅读次数:4641

陈本永,男,1965年生,山东潍坊人1989年毕业于山东理工大学(原山东农业机械化学院)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后获浙江大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清华大学光学工程专业博士后现浙江理工大学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为教育部“微/纳驱动、测量及其应用创新团队带头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入选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浙江省“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培养人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参加973计划项目1项和863计划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被SCI收录30多篇、El收录4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各1项,以第二完成人获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


陈本永1985年至1989年就读于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1989年和1997年先后考取浙江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2002年8月从清华大学光学工程专业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到浙江理工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至今。从教多年来,陈本永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深感责任重大,特别是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良好的机遇,需要做好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各方面的准备,把最新的科学知识授予学生,使学生不仅是学习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的兴趣,寓教于科技实践。      

在教学工作方面,他一直承担本科生专业基础课程和研究生学位课程的教学工作,结合工科类专业实际情况,倡导“学以致用的教学方法,讲述专业知识在实际科研中的应用,受到学生一致好评。“科研促进教学是他的授课特色,从“讲授为主向“导学为主转变,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专业兴趣的培养,他坚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机,学习动机是直接激励和推动学生从事课外科技活动的内在驱动力,良好的教学方法可以为学生创新动机和创新意识的激发提供契机。他在教学中将科技发展的新技术、新概念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引人课堂和实践教学,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专业兴趣,锻炼学生系统性解决学习和科技问题的创新思维,将理论知识和工程实际相结合,强调“所学关键是“所用”,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想象力,实现从指导老师设计课外科技项目到学生自主设计科技项目的转变,及时捕捉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的“星星之火,以兴趣驱动形成“燎原的创新意识。例如,他和洪榛老师指导的本科生屠德展等同学在获悉浙江省“五水共治新闻背景下,结合无线传感网的新技术,完成的“面向水质健康监测的无线传感仿生鱼及其组网设计科技作品获得了“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他指导的硕士研究生获得浙江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博士研究生获得全国上银优秀机械博士论文奖等。

在科研工作方面,陈本永长期从事精密测量技术和仪器的科学研究。精密测量方法及仪器是先进制造的先导和基础,高端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目前国家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高端装备制造被列为重点发展领域,如大力发展超精密数控机床、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大飞机、水电核电装备等。随着超精密加工和微电子制造技术的迅速发展,对精密测量技术及仪器提出了在毫米级的测量范围内达到纳米级精度的要求,例如超精密数控加工精度已达纳米量级,微电子芯片制造技术已是纳米级制造工艺,因此无论是超精密数控机床的运动测量与定位,还是集成电路芯片线宽等特征尺寸测量、光掩膜制作以及晶圆扫描工作台的运动测量与定位,均需要纳米级精度的精密测量仪器。此外,精密测试计量技术领域中,各种扫描探针显微镜、激光干涉仪、光栅尺和其他位移传感器等也离不开纳米级精度的精密测量仪器的校准或标定。因此,无论是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制造精度和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的需求,还是测试计量仪器校准与标定面临的现状,使得精密测量仪器的作用与地位在国家科技发展中的地位愈加重要然而,和欧美日等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高端测量仪器开发水平相对较低,尤其在新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领域,存在明显差距。一个较为突出的现象是,在国内一高端装备制造水平比较高的企业,或从事科学研究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先进高档的测量仪器几乎全部依靠进口。针对此现状,陈本永一直致力于激光干涉精密测量技术的研究工作,重点研究精密几何量测量技术和相关仪器的研制,形成了大范围高精度纳米位移测量技术和大范围高精度磁悬浮微运动技术等特色研究方向。他主持完成的激光合成波长纳米位移测量干涉仪,很好地解决了毫米量程与纳米精度同时兼顾的技术难题;提出的基于法拉第旋光效应的线偏振光原路正交逆返的新方法,解决了被测物体发生大角度转动或横向移动时保证测量光束正确逆返形成干涉的核心技术问题,是一种实现线偏振光原路逆返的通用方法,可适用于各种激光偏振干涉测量技术;提出的激光偏振干涉直线度误差及其位置信息同时测量的原理与方法,在同一套激光干涉仪中实现了被测对象2个直线度误差和3个转角误差及其位置等6个自由度的同时测量,为超精密直线导轨、超精密数控机床工作台等直线度误差的检定提供了高性能的检测与校准仪器。

科研是一段艰辛的征程,沿途开满奋斗之花,须以执著之心做支撑,以热情之火为动力,只有踏实严谨,务实求真,方可春华秋实。本着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深刻认识,陈本永时刻提醒自己要有科研前瞻性和创新性,要敢于挑战,勇于实践,注重于细微之处求科学真知。他分别在2002、2005和2013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合成波长条文细分原理的纳米测量方法研究、面向微操作的电磁悬浮式空间微运动方法及其理论研究和误差补偿式激光偏振干涉直线度及位移测量方法研究;2008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仪器专项:激光合成波长纳米位移测量干涉仪的研制;2009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纳米制造的基础研究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基于法拉第旋光效应的激光偏振干涉纳米测量原理与方法;2013年获批教育部“微/纳驱动、测量及其应用”创新团队项目,20巧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激光干涉波长杠杆法绝对距离测量系统的研制;2006年“激光合成波长纳米位移测量原理及方法的研究”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2007年“激光合成波长纳米位移测量方法及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10年“机电耦合系统的对称性和积分方法研究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二完成人)。

 教学和科研的路途,艰辛与荣誉并存,数十载的光阴与汗水,沉淀的是一份他对科学研究和教书育人的深情和热爱。面对省级、国家级的众多荣誉,陈本永反复强调的是这不是他一个人的成绩,而是属于科研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他始终是团队的一员,只有相互协作才能不断进取和获得突破。从教多年来,陈本永深刻地体会到教育是崇高、神圣的职业,需要自己不断努力和探索。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也是自己不断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做学生的好老师,奉献教育,服务学生,是他一生的事业追求。